10月28日上午,北京市房山区衡水市两地民政救助工作交流会在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二楼会议室召开。北京市房山区政府副区长李光明、北京市房山区委社会工委书记、区民政局局长臧金凤、北京市房山区委社会工委委员、区民政局副局长刘海燕、办公室负责人王鹏、救助管理站负责人张立华;衡水市民政局局长支斌、副局长张杰、办公室主任李旭;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方建华及院领导班子参加会议。
会上,支斌向李光明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衡水市发展情况。他在讲话中指出,衡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底蕴深厚,地处“黄金十字交叉处”,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特色产业突出,农业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发展优势。特别是,签订京冀民政救助合作协议以来,衡水民政对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资金上予以支持,工作上给予帮助,全力支持做好这项工作,履行好首都“政治护城河”职责。
方建华介绍了救助托养工作。他讲到,近年来,医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目标,以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要求为指引,以“大爱寻亲、温暖回家”活动为主题,细化措施、倒排工期,着力在托养服务、甄别寻亲、医疗救治等关键环节上建机制、压责任、提质量、优服务,实现托养救助寻亲服务质量提档升级,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先后共分28批接收安置长期滞留受助人员2136人,为627名受助人员寻亲返乡。
臧金凤讲到,在李光明副区长的带领下,我们赴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看望慰问受助人员和工作人员,从日常监管反馈的情况来看,该院在衡水市民政局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对受助人员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精心呵护,规范管理,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党和政府对特殊群体的深切关爱,体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和担当,彰显了党和国家的制度优势。
李光明对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在受助人员照料、康复治疗、救助寻亲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他指出,衡水民政一切从大局出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抓好救助托养工作。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坚持“一切以受助人员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大投入、健全制度、完善设施设备、提升服务质量,知民情、暖民心、解民意,真正把这项工作变成了民生工程。
会后,李光明一行还深入病区一线看望慰问受助人员和工作人员,并带来毛绒玩具、苹果、桔子、牛奶、鲜猪肉、方便面等慰问品。还参观了医院门诊、爱心连廊、食堂、救助病区、康复公园等工作区域。(刘亮)

北京市房山区政府副区长李光明讲话

衡水市民政局局长支斌讲话

北京市房山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局长臧金凤讲话

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方建华汇报救助工作

交流会现场

参观门诊大厅

参观门诊大厅

参观爱心连廊

参观护办室

参观护办室

参观病房

为受助人员赠送慰问品

为受助人员赠送慰问品

参观康复公园

参观食堂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