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继军,何燕玲摘自《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
1如何判断是不是应该看心理医师或精神科医师?
心里难过或不舒服或有其他苦恼,属于生活中日常之事,吃点好吃的或者稍微休息一下,通常过两天就烟消云散,不足为怪。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去或应该去看医师?这里根据笔者经验提出一个“123”标准,供参考。
“1”,是指每天至少1小时持续1周以上。不管有没有原因,一种心理苦恼,如果每天被它折腾时间累计超过1小时,持续1周,几乎天天如此,毫无缓解迹象,那就要引起关注,有必要去看下医生了。例如,偶尔失眠,几乎很多人都遇到过,但是连续1周天天晚上在床上辗转反侧1小时以上,就只是少部分才有的体验了!很多人都有出门后担心是否已经将门关好再回去确认下的经验,但是,这种担心或者来回确认,很少累计时间会超过1小时的。一种不请自来的心理苦恼,如果一天累计出现的时间超过1小时,它就不仅比较突出,而且还会打乱正常生活节奏。如果这种情形只是偶尔一次,倒也不必太在意,再好的大脑偶尔也会钻牛角尖。但是,如果持续一周天天如此,毫无减轻倾向,那就提示人的整体精神状态出现了新问题。这种状态如果不及时就诊干预的话,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
“2”,指异样、怪异,套用流行网络用语是“有点2”。一个人突然变得不仅有点怪兮兮,而且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给人感觉好像换了一个人,言行举止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很可能提示:一种疾病状态已经在他(她)身上发生了。尤其是,当一个人说的话、做出的举动或行为,完全让周围人不能理解时。例如,一个高二学生一直学习认真,成绩也不错,却一天突然对父亲说:不学了,自己已经饱了。在有些疾病的早起,患者只是给你怪怪的感觉,如他的眼神、细微表情等。
“3”,指目前学习、工作或社会活动能力,与原有正常水平相比,下降了30%以上,也就是打了7折以上。正常人的学习、工作或社会活动水平,也就是其能力90%左右的发挥,如果打了7折,就是不及格了,不能正常应付了。例如:缺课、迟到、成绩挂科、交给的工作不能应付以至于加班也无法完成等。
这些1、2、3标准,只要有一条符合,就请考虑去医院就诊吧,至少值得你去咨询一下,做个心理“体检”,不要再等待。
2什么时候去看心理医师或精神科医师?
一般医院的门诊时间是早上8点-11点半、下午1点半到5点(也有到4点半或5点半的)。上午7点或7点半开始挂号,下午4点或4点半结束。早一点去比较好。看医生时,很可能还要做一些心理测评以及客观检查(心电图、脑电图、磁共振等),大部分检查当天可以做,有的当场可以看到结果,这样可以与医生有进一步沟通的机会。周一到周五,一般来说,周五患者人数少些,但是,医生人数也少些。有些医院周六和周日也有门诊,但通常周末的门诊也是相对比较拥挤的,特别是儿少科的门诊,周六和周日还有一个不足就是有些检查科室可能没有开放。
紧急情形下,如患者突然出现自伤、自杀极端行为或者冲动攻击行为,请一定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笔者有一个朋友深夜2点打电话给我诉其一位家人很激动要跳楼,我建议他立即送去医院急诊,家属决定等待至天亮。但是,在他等待的过程中没有看住患者,天亮前患者跳楼了!这样的例子其实不少见。感觉到有危险情况时,就一秒钟也不要等待。
3如何选择就诊医院和就诊医师?
就近原则
我国有1000多家国立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几乎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大部分县级市都有这样的专业机构。有些病家可能担心当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医师业务不够好,或者不熟悉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其实,这些机构的医师都接受过精神科专业培训,处理典型的精神障碍应该没有问题。因此,就近就诊省时省力,效率比较高。
在网上还可以搜索到很多私立医院,有些声称有秘方或特殊方法或中药等,可以对精神心理障碍进行“根治”。其实,很不靠谱。因为这些医院多以商业性盈利为主要目的,有夸大疗效之嫌。有种说法还是有点参考价值的:热情得让你脱不了身的,多半是不靠谱的;网站进去没人主动招呼你,貌似高高在上,爱来不来的,却常常是有实力的“正规军”。
亚专科和专病原则
目前,很多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还进一步将精神科或心理科分为亚专科或专病等,以提高服务质量。例如,睡眠门诊,主要针对以失眠为主诉的患者;心境障碍门诊,主要针对以情绪问题为主诉的患者;精神病性障碍门诊,主要针对以思维混乱为主诉的患者;老年门诊,主要针对老年人群;少儿门诊,主要针对未成年人。去有亚专科或专病门诊的医院就诊,自然对号入座比较好。实在搞不清楚,可以咨询门诊部导医台。
全国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
有时,当地医生建议你去上级医院就诊,或者你对当地医院的诊治不放心,可以前往位于一、二线城市的著名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就诊。就诊前,对自己此行目的应该比较清楚,是为了明确诊断,还是答疑解惑?是要做某项当地无法完成的检查,还是希望制定或调整治疗方案。远距离就诊,往往一次解决不了问题,要有来回几次的心理准备。
4有精神/心理问题的人不肯就诊,怎么办?
有时,一个有精神问题者,家里人或周围人都已经看出他的异常而且认为很有必要去医院看,但是,当事人本人不同意那是精神问题,不愿意前往医院就诊。
知道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愿不愿就诊求助,本身就反映了问题的严重程度。拒绝就诊求助,往往提示问题可能比较严重。当然,也有可能是出于世俗的偏见,不愿意面对自己心理可能存在障碍的事实。这时说服当事人需要一定技巧。当事人对有可能被扣上“精神病”帽子非常反感。建议:不要与当事人争执有病无病,本来医生没确诊前就不该做“有病推断”,也不要争论是否“正常”,因为正常与异常也是相对的;与当事人讨论他最近的变化、苦恼和困扰,以及医生可能提供的帮助!就医,是一种求助行为,不是“定调子、贴标签”。从2013年5月1日,我国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规定了“患者就诊治疗自愿原则”,只有当患者出现危险行为或有危险行为倾向时,才可强迫他去就诊治疗。因此,对待不愿主动前来医院的患者,建议晓以利弊,将他劝到医院来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5就诊时的注意点
就诊前,请梳理自己/就诊者的主要问题和出现时间,整理既往病史和诊疗信息!最好,能按时间顺序自己整理一下。不少强迫症患者,将自己的病史和诊疗信息整理得非常好,呈现给医师看时,一目了然。不少患者来诊时,在其他医院就诊治疗过了,却对诊断名称、治疗药物名称一概不知。久病未必成医,但是,应该做到在5-10分钟内对自己(或家人)的病情变化和诊疗信息简单说清楚!如果药名难记,可以保存药品标签,就诊时带来。
就诊时,医师能保证与每个患者接触和交流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充分注意提高交流效率。医师需要根据病史和与患者交流两方面的信息进行判断。有2种陪诊者的做法会大大降低与医师交流的效率,需要避免。一是,将患者送到诊室后,对医师说,你们谈!自己出去了。不充分反映病史信息,医师是很难做出判断的。如果患者自己愿意并且能够清楚阐述自己的情况,又不愿意陪诊者在场,可以说明情况后再退出。二是,带患者到诊室后,自己像分析大师一样,长篇大论分析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种种可能原因,根本不注意介绍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
就诊后,要妥善记录管理好自己的病史和诊疗信息!最好,能按时间记录服药情况,和同时呈现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以便下次就诊时给医生参考,便于医生把握和调整治疗方案。
6坦然接受、积极应对、活在当下!
目前,绝大多数精神疾病的病因还不清楚,治疗也以药物治疗,或药物结合心理治疗为主。原因不清楚,不代表不可以治疗。几乎所有初诊者,如果被确定有问题需要治疗后,经常会问以下这些问题:这个病能不能除根?吃药会不会依赖?要不要终生服药?病会不会遗传?能不能生孩子?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很难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的,根本不能一概而论!笔者想说的是:
第一,精神障碍,不可怕,很常见,只不过只有一部分人敢于面对罢了,例如抑郁症患者中只有10%的人来医院求助;
第二,既然有问题,就坦然接受,积极应对,活在当下,从眼前的苦恼中走出来是最关键的。一旦走出来了,又保持下去了,那就是治愈了!